首页
泸定简介
2020-11-09 02:00:57
来源:
泸定县人民政府
阅读数:
523次
字号:
收藏
打印
分享:
分享到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温馨提示:
请完成个人中心登录后进行相关操作

泸定县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地理位置北纬29°54′—30°10′,东经101°46′—102°25′。东与天全县、荥经县、汉源三县为邻,南与石棉县接壤,西与康定市、九龙县毗邻,国道318线及省道211线贯穿全境,东出236.2千米达省会成都(以雅康高速测算),北行49千米抵州府康定,素有“康巴东大门”之称。全县辖区面积2165.35平方千米。县城所在地泸桥镇海拔1321米。截至2019年,全县辖75乡(泸桥镇、燕子沟镇、冷碛镇、磨西镇、兴隆镇、得妥镇、烹坝镇、岚安乡、田坝乡、杵坭乡、德威乡、加郡乡)、145个村民委员会、198个村(居)民小组(其中居民小组19个、村民小组179个)。126日,十三届县委召开第八次全体会议,全会批准《泸定县泸桥镇等6个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全会决定,撤销田坝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泸桥镇管辖;撤销杵坭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冷碛镇管辖;撤销德威乡、加郡乡,设立德威镇,将原德威乡和加郡乡的所属行政区域合并为德威镇的行政区域。

2019年,泸定全县户籍总户数33025户,总人口86242人,其中:城镇人口27716人,乡村人口58526人;当年人口出生率11.90‰,死亡率15.96‰,人口自然增长率-4.06‰。境内居住有汉、藏、彝、羌、苗、回、蒙古、土家、傈僳、满、瑶、侗、纳西、布依、白、壮、傣族等民族,以汉、藏、彝族为主,占总人口比重分别为77.62%14.71%6.71%2019年,全县常住人口89025人,其中城镇人口39245人。城镇化率46.07%,较上年增长1.62%

泸定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横断山脉,属于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县城海拔1321米。地貌类型从低中山峡谷区直至高山、极高山区。山体呈南北走向,县境内高山林立,谷深壁陡,沟壑交错,许多山峰都在4000米以上,其中西南与康定市接壤的贡嘎山是其主峰,海拔7556米,为全省最高峰,被誉为“蜀山之王”;二郎山海拔3437米。境内岭谷相间,山岭到大渡河的水平距离不超过10千米,而岭谷相对高差达3000米以上,海拔高差最大值达6570米。形成高差大,坡面短,坡度陡峭,山高坡陡,高低悬殊,岩体破碎,岩石裸露这一特殊地貌特征,境内平坝、台地、山谷、高山平原、冰川俱全。泸定县地处四川盆地到青藏高原过渡带上,受东南、西南季风和青藏高原冷空气双重影响,气候垂直差异明显,海拔1800米以下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为有名的干热河谷地区。县境内最高山——贡嘎山海拔7556米。

泸定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区,高山终年白雪皑皑,河谷地却又四季分明,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5℃,年极端最高气温33.8℃,年最低气温-2.2℃,年降雨量664.4毫米,年均日照时数为1323.6小时,全年无霜期279天。从河谷到谷岭气候、植被、土壤等呈明显的垂直递变规律,境内平坝、台地、山谷、高山、平原、冰川等俱全,属典型的立体气候,为国内所罕见。

泸定县境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县境内蕴藏有铅、锌、石棉、红花岗石、大理石等近30种矿源,其中红花岗石为评为“中国二号红”,极具开发潜力。全县水利资源丰富,水力理论蕴藏量达246万千瓦,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境内珍稀动植物有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康定木兰、连香树、麦吊杉、红豆杉等,名贵中药材有虫草、贝母、天麻、麝香、鹿茸、熊胆、当归、大黄、杜仲、黄连等。

境内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点以大渡河为界,分为东西两个不同景观组合的片区。西片区位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贡嘎山东坡,包括海螺沟、燕子沟、雅家埂等生态旅游区在内,是一处以冰川、湖泊、雪峰、森林、温泉等自然景观为主,唐蕃古道、红军长征遗址及磨西古镇民俗风情等人文景观为辅的综合性景观旅游区。东片区以泸定县城泸定桥为中心,包括二郎山森林公园、牛背山景区、飞越岭——化林坪景区和岚安乡红色历史文化旅游区在内,是一处以大桥文化、长征文化、茶马古道古遗址文化及民俗风情等人文景观为主,高山、峡谷、森林、湖泊等自然景观为辅的综合性景观旅游区。县境内盛产水果,樱桃、柿子、枇杷为名优特产,泸定核桃、磨西老腊肉、泸定红樱桃已申请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到泸定旅游,馈赠亲友的良择。